三农热文
农村学校应关注返乡农民工子女
2009-07-29 00:00  浏览:459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农民工举家进城打工,农村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流动方式的变化催生了农民工子女群体的产生。当前,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农民工子女也将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农村。成长环境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使返乡农民工子女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其未来的成长以及将来其对社会的定位。

  农民工子女返乡后存在的不适应

  人际适应:交往受阻。目前,大部分流动儿童已经适应了城市生活。尤其是一些很小就进城或者是在城市出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城市读书的农民工孩子,从小就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在心理上已经城市化了,他们已经在城市里构筑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学习成绩较稳定,对城市环境已经十分适应和熟悉。并且国家对农民工子女流入地所采取的措施,已经使他们的学习环境拥有了极大的改善。

  大部分农民工孩子现在回到熟悉又陌生的故土,置身于校园“陌生的氛围、陌生的语境”里,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学方式,甚至陌生的“故语”。陌生的环境会阻碍孩子们的互相交往。令人不可忽视的是返乡农民工子女同原来的农村学生存在着同辈群体间相互缺乏接纳的消极因素。对这些孩子们来说,他们对城市的向往或自我的城市归属感更甚于新生代农民工。

  学习适应:迁徙致学业支离破碎。当前,我国各地中小学使用的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由于教材不统一、教学进度不协调、教学方法不同,不少返乡农民工子女都感到很不适应。也许他们此前在城里学习成绩还不错,但现实农村的学习条件,包括学习时间和空间、学习资源的局限,影响着他们在学习上的进一步发挥,由于现在学习明显慢半拍,成绩不佳。

  城市给农民工子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条件和人文科技环境,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和管理等方面都很好。另外,由于撤点并校的影响,不少乡村都没有学校,返乡农民工子女要到几十里甚至是上百里外的中心校读书,与父母的空间距离被拉大,这种不适应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怀有更加恶化的趋势。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寄宿条件差、生活用具缺乏、卫生条件差、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等,这样在文化背景的差别等构成的城乡落差也在今天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返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和未外出读书的孩子们的身上。

  迁延性反应:有可能阻碍农民工子女成人后向上流动。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的落后,将使这些农民工子女最起码在起步阶段同城里的孩子步调一致后,回到农村又掉队了。从另一个角度说,会使农民工子女在社会阶层之间的平等进入和开放过程中缺乏起码的平台。在先赋性因素先天缺失,后致性因素后天流失后,将会降低这些农民工子女未来的职业能力,进而会影响农民工子女未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由此可见,使广大农民工子女获得和其他儿童一样的发展机会和能力,是重要且必须的。他们作为未来社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不言而喻。

  政策建议

  一是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引导。为了促进返乡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父母和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关注其情绪发展,尤其是负面情绪的发展,避免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另一方面对他们已经出现的某些困惑和担忧及时进行疏导,促使其健康成长。

  二是要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积极吸引返乡农民工子女参加各类活动。当前,要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积极鼓励、组织返乡农民工子女同学校的其他同学参加各种有益的学生团体活动,将大大有益于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三是返乡农民工要加强对子女的监护。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返乡农民工要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对于子女的心理及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是要注意提高返乡农民工子女的认知能力。要让返乡的农民工子女认识到,失业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要正确理性面对。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建设美好的未来。

  五是改善农村未成年人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为农村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农村儿童的道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