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宛晓春:以科技提升安徽茶叶品质
2009-06-22 00:00  浏览:1566

    为了让徽茶香飘四方,他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他主持近20项国家重大课题,被国家人事部记一等功。他就是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教育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他主持了国家攀登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攻关和国际合作项目等重大课题;出版专著《中国茶谱》,主编的《茶叶生物化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作为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的资深“茶人”,宛晓春对安徽茶产业非常熟悉。安徽如何做大“茶文章”、念好“茶字经”,是他一直思索的问题。

  研制出清洁茶叶生产线

  “要提升茶产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提高茶叶自身品质。 ”宛晓春认为,大宗名优绿茶装备落后、效率低,难以实现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是阻碍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拦路虎”。他和他的团队盯上了这个困扰全国茶业界的难题。以他为首席专家的农业部948项目“出口创汇型特色茶叶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茶叶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项目成功实施。2005年底,这一课题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首条“炒清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宣告问世。

  与国内其他茶叶生产线相比,该生产线自动化和连续化程度较高,有效减免了茶叶在制作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在此基础上,依靠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黄山毛峰等条形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滴水香等颗粒形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相继投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太平猴魁等扁形名优绿茶造型烘干关键设备也研建成功,并取得重大突破。农业部专家给出这样评价:这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国茶叶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加工技术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

  四大战略托起皖茶明天

  “安徽兼具南北气候带的特点,具有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形成了特色各异的众多名茶,茶叶品质在全国享有盛誉。但是与福建等省相比,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步伐相对较慢,在规模、效益、产业带动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宛晓春表示,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正以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为科研平台,着手准备向省政府提出实施安徽省“茶产业提升行动计划”的建议。

  宛晓春和他的团队建议勾画了安徽茶产业的美好蓝图:通过品牌战略、质量战略、企业战略、科技战略等四大战略,建立特色名优茶生产基地、构建特色名优茶销售网络体系、建立茶叶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努力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效益好、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打造几个辐射力强的全国性茶叶贸易大市场,逐步建立集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